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本市城管部门依托执法对象数据库,大力推广“非现场执法”、分类分级监管等全新执法模式。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昨天(7日)做客本台《民生一网通》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的“2021数字上海新风景——新年访谈”节目时表示介绍,浦东新区已率先尝试从发现到处罚的全过程“非现场执法”,今年上海要力争形成“非现场执法”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
【城管执法:师傅!不要跑,不要跑(发动车子的声音)没必要,知道吧,你们的违规行为我及时提醒你们,你们整改就行了,这么冷的天你们也早点回去。后续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那么我们有固定的证据,照片以及视频,能够处罚……】
根据浦东新区“城管微平台”的人工智能推送,距离乱点最近的三林镇城管执法队员刘治竣立刻到达浦三路上的违法设摊点位,速度之快,让流动摊贩措手不及。
【微平台的智能推送,发现该处存在二手家电交易,也就是说乱设摊的现象,我们到现场及时劝离。】
浦东城管三林镇执法中队副队长陈刚说,微平台上标注出的乱点,都是平时市民投诉较多的区域,通过改进执法方式,乱点数量已经从最初的31个,减少到两个。
【以前我们最主要是派队员固守,还有就是联合其他部门进行专项整治,但是容易回潮。通过AI智能发现,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派队员进行处置,路面上流动设摊和聚集性设摊明显减少。】
如今,不仅执法的重要一步——取证能够通过街面监控完成,劝阻、处罚等执法环节也能够“非现场”开展,今年上海城管定下目标,要力争打通“非现场执法”的全过程、全链条,这意味着违法当事人与城管队员甚至无需碰面,不仅管理更加高效,也避免了执法过程中矛盾产生。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说,浦东新区刚刚完成了全市首例全流程“非现场执法”。
【昨天浦东城管局给我发了条信息,通过远程实时发现违法现象,通过微信短信告知违法行为,违法相对人在网上完成一些法律文书的交互,最后进入到处罚程序,他通过扫码支付了处罚罚款……整个流程全部打通了。】
通过数据积累、分析,城管执法部门针对全市所有执法对象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徐志虎说,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由此显著提升。
【不断让它分类更加精细,那么我们的勤务模式就会大大的优化。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科学的、全面的、精准的覆盖我们的检查对象。】